从把握文本到超越文本
发布时间:2020/5/9 9:48:17 作者:蒋根花 浏览量:630次
从把握文本到超越文本
——听闫唯老师《方山子传》第二课时有感
评课人 吴晓俊
2020年5月8日下午第二节课,高二五班,闫唯老师就《唐宋八大家选读》里《方山子传》一文第二课时开设一节公开课。现场观摩后,有以下感触:
一、逻辑清楚,环节紧扣。这节课由整体感知、文本探究、拓展延伸三部分构成。先指导学生初步梳理课文,从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角度设问,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又就文章疑异处组织大家研讨探究,最后引导同学延伸拓展到苏轼的思想境界。环环相扣,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过渡自然,教学过程灵动流畅。
二、重点突出,设问精巧。闫唯老师引导学生聚焦课文2-4小节,从方山子的“异”着手,抓住其“俯而不答,仰而笑”的细节品味,然后抛出“苏轼写此文仅仅是记方山子吗?有没有其他深意”这一问题,进而让学生思考本文主旨。引导得法,轻松破题,给人水到渠成之感。
三、把握文本,超越文本。在“整体感知”和“文本探究”两个环节后,学生对课文已经能轻松驾驭。然而解读散文的关键在于触摸作者的情怀。拓展延伸环节里“面对挫折,苏轼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请概括比较方山子和苏轼的人生态度。”问题设置直指苏轼本心,让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实乃此课一大亮点。
上一篇:评杨春平老师的《苏幕遮》
下一篇:当时只道是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