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小语]课堂建模:是耶非耶?
发布时间:2014/9/6 0:00:00 作者:14824 浏览量:1301次
关于高效课堂的冷思考系列之五:
课堂建模:是耶非耶?
转自:崔国辉的博客
一提起“模式”,常遭到非议。其实,模式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性表现方式。纷繁的自然与人类社会,就是由多元化、层次化的特定模式构成的。我们就生活在模式世界中。人类的生理、心理、生活、思维、行为等有模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业、各领域有模式;自然界,从宏观到微观,从生物到非生物,更是由无数模式组成的。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模式就没有事物,没有不同的模式就没有大千世界。
然而,关于课堂建模,腹诽者颇多。这显然牵扯到民众认同问题,表明人们对教学模式尚怀挟偏见、深存误解。只有形成正确认知,“课堂建模”才有战略起点、动力支撑、成功基础可言;否则,一旦成为隐形的群体的价值导向,“课堂建模”就无从谈起。因此,厘清认识误区、拨开思想迷雾,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综观诸多误读现象,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狭隘理解和观念偏差。乍一看,似乎都颇有道理,但仔细审视揣摩,却存在不少问题。为此,笔者就围绕这些意见,将学习和思考所得整理成文,谈谈个人见解,以资与大家同商榷、共切磋。
第一种:小平同志有“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伟大论断,古之先贤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经典谚语,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只要能“殊途同归”,便是好模式、好方法。
这种论调忘却了教育的本位功能。“猫论”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不朽功勋。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们大多孤立片面地理解“猫论”,致使其价值取向被异化、精神内涵被曲解,甚至被简单化、庸俗化地诠释而降格为“以成败论英雄‘丛林法则’”的代名词,“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同义语,又因缺乏实践理性而胡乱套用误用,时至今日,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仅看我们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就不言而喻。我们应该做出深刻反思,正确认识“猫论”的初衷与真意,力避历史危害重演。因此,我要说,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是我们谋求跨越、追求卓越的“第一黄金律”。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总有远近之分和难易之别。最习惯、最保险的做法不一定就是最有效、最优化的做法。今天的教师,已习惯了凯洛夫的“三中心”思想和“五环节”教学,觉得这个路子走起来很保险,尽管耳边总回响着孔老夫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谆谆教导,纵然心中仍铭记着教育大家“高效教学、生命课堂”的权威判定,却依旧不越雷池半步,大都还是不愿(懒得“受累”)或者不敢(担心“玩火”)“另辟蹊径”。而事实上,现在的农民朋友都在设法琢磨“少投入、多产出”的“科学种田”的方法,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何不能尝试让自己和学生“轻松一点、高人一筹”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呢?
第二种: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大脑里有思想,肚子里有文章;模式是束缚教师手脚、阻碍教学创新的牢房,何不直接占有现代教育理论并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呢?
(一)
模式不如教师的思想、学识等重要,这种看法我觉得很有见地;但“不重要”并不等于“不需要”。依本人之见,就部分杰出教师个体而言,有无模式或许的确不重要;但对整个普通教师群体来说,模式不但需要而且很重要:教师队伍从来就庞杂而参差,存在着年龄、学识、个性、能力、经验等差异,如果没有几种基本的模式可供选用,而来个全民总动员,大家各行其道、随心所欲地去搞什么探索或创新,岂不乱套?百花齐放,个性鲜明,当然好;但是,没有规矩,又何成方圆?我们绝不可以演绎一场的教学“个性”“大跃进”。尤其在推进素质教育而没有现成模式的今天,更亟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集约体现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其方法论体系,旨在为教师教学提供借以操作的既简约而又完整的模型,来规范教师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能,这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教学模式本是基于众多教育思想、源于无数典型示例,从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及设计实施的运行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范型;但这种稳定性、成熟性、有效性是相对的。模式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模式是万万不能的!万一真的将教学模式视为“牢房”而“深恶而痛绝之”,进而下定决心,彻底砸烂,教学的走向也许是比“牢房”更可怕的“坟墓”,但愿这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二)
把教学模式看成是限制甚至扼杀师生个性发展的“牢笼”,可能失之偏颇。
教学模式,不论你承认与否,是客观存在的。众所周知,认识起源于实践,人通过活动就在脑内建构起相应的“图式”,这个图式的“外化”就是“模式”,即只要重复,就有模式。你若静气凝神地略加思索,就会体悟得到。不过却有是否科学适切之分:反映教育本质、体现教学规律的就是科学合理的;与区情、校情、师情、生情相符,与学科、目标、课型、内容相宜,就是适切和谐的。简言之,我们要构建和所追求的教学模式,都是指“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罢了,其目的就是真正让模式彰显功能!
教学模式的存在无疑是和教学实践活动一直相伴随的,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简单地否定、一味地排斥它,但我们应避免走入模式的怪圈;当然也不能赋予其太多的额外价值,甚至将其视为教学中“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而过分地迷信、盲目地崇拜它,这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教育既是科学,又是哲学,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我们应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化对模式的真理性认识,强化对模式的实践性改造,既遵循模式又超越模式,最终实现从“有模之术”到“无模之境”的飞跃。
教学的发展必将与时代一同进步。中外教育史载,每当社会与教育发生重大变革或转折时,就有新的与之配套的模式应运而生,它顺应了一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就像凯洛夫教学模式,适应了当时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的需要。而今,曾被奉为至宝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中的弊端日益暴露,显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矛盾,就需要我们把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探索或实践更新的、更适合人类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这不但没有束缚教师的手脚,相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教学模式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可违犯的“天条”,而是开放的、进化的动态系统。教师不但有选择和活用(将自己的思想、智慧和心灵融进教学,按照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造的灵感操纵教学)各种模式的自由,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对现有的模式进行修正、补充和再创造,使之适应自身教学需要,也使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况且,模式只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或大体的规则;在遵循统一模式之下,还是有足够大的供教师施展个性的空间的;就好比武术套路,习练者可以“在套路中”灵动而纯熟地操练各种手法、身法、步法及器械。你稍加留心便可发现:即使是模式的创立者也并未一成不变地使用自己的模式,而是区别情况,灵活对待,常教常新。这样活化的“变式”,在创新中预约精彩,不可能是阻碍创新的羁绊。
在对模式的选用和探究中,既要求“入模”,也允许“出模”,这恰似“必然”和“自由”。“入模”,就是从原始天然的“自由王国”(“跟着感觉走”、“盲人骑瞎马”的阶段)进入处处受限的“必然王国”(熟悉掌握模式之“规”、抑制无序个性的过程);在施教时“常中有变,变中有常”,驾驭模式而不为模式所累,在实践探索中张扬个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如“庖丁解牛”般“随心所欲不逾矩”,便迈向了更高层次的“自由王国”,即“出模”。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让模式保持螺旋式升腾的态势。但要想真正待摆脱了“必然”的奴役,抵达“无招胜有招”的高超境界,几人能及?“委实难矣”!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努力追求,直到无限趋近于出神入化的理想境地。
模式,可以肯定地说,是一柄“双刃剑”。我们需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任何关于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只有当它形成一定的模式,并科学有效地引导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时候,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谈得上意义和价值。而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实践者基于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对模式的认同和接纳,更取决于实践者由此所引发的教学观念和深层次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结合实践自我反思、自主解构经验模式、尝试建构新型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批判、改造、融合与超越的创造过程。运用同一模式而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说明重要的不是模式本身,而是运用模式的“人”。
就模式本身来说无可厚非。模式“意味着对一种规范的确立和对常态的认同”,但是,模式≠公式,稳定≠僵化,如上所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看你支配它的本领怎样。教学过程应是师生集体创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态的、丰富的、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过程。然而,灵活≠随意,必要的规范还是应该有的。那些武功登峰造极的高手,也是从一招一式起步的。另外,模式化也并不都是坏事。在新的思想未成熟、新的思路未完善之时,已有的优良的教学模式会有让教学简易快捷地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模式并非都必然演变为模式化,关键是使用模式的人存在“浮躁、惰性、僵化”的成分。精神理论匾乏、模式意识匮缺,没有打破陈旧观念的桎梏,即便感觉到原有模式的弊端,在模式的探讨上也无所作为,致使教学仍囿于“老脚本”;过低估价模式的“分量”,把模式看作与提高“成绩”格格不入(事实上都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质效),使得对模式的尝试和探求似“带着镣铐跳舞”,没能有所突破;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刻板地恪守固定的程式),漠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或是经验“翻版”或理念“镜像”,再先进的模式也是“空头支票”,结果徒劳无益,甚至适得其反;津津乐道于得心应手的所谓好模式而形成“定势”,放弃了在模式方面的追求,又是固步自封的开始;更有甚者,忘情于模式的建构,却不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减少在学生身上的投入,舍本逐末而事与愿违。
(三)
用教学理论直接指导教学实践,固然简捷美妙,此心可鉴,此论可榷。
从哲学角度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讲,教学理论是一种知识,面向学术方面,属于意识世界;教学实践是一种行为,面向操作方面,属于物质世界;是教学领域两个不同的范畴,永远存在不可弥合的时空,但它们却以“教学目的”相维系,统一于教学目的之要求,在“恒矛盾中求和谐”,保持理论(者)和实践(者)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然而,两者并非对应的、直接的、线性相互契合,而必须经由契合的生长点——特有的形式和力量的特定中介环节,从而展开辩证否定、循环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变革也因此蕴含其中。
换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绝不会自动进行;事实也证明,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其中就包括教学理论不能够直接指导教学实践。而破解理路就是在彼此间恒久的鸿沟上“架桥”——搭建联系的中介、对话的平台;如此,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从主体性中介看,除理论研究者必须“屈身下嫁”教学实践外,重要的是,教学实践者要“躬身迎接”教育理论,并走向“教研共同体”;从认识性中介看,以教育思维(亦可称“策划”)(教育观及其支配下操作思路的统一体)为核心的教育过程模式,内含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相关联的交合点;从实践性中介看,教学实验,尤其行动研究,是缔结理论(者)和实践(者)“联姻”关系、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合一的现实途径。
第三种:有道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教学模式亦然。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包打天下。所以,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用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即使成功的经验也是不能为我们所用的!
在理想的教学中,不可能只有一种或者少数几种通用模式,这是对的,非常正确的。
在强调模式方法优越性的同时,也应该辩证地看到其局限性。教学模式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立足于一定的实际情况而创立起来的,都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条件”的典范,而且还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烙印。它们各有短长,故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应扬长避短,各得其用。教学的复杂性、变迁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模式的多样性和模式的发展性。异彩纷呈的教学需要与之相适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形成不同特色流派的各种模式群。世界上永远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万能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绝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更不能整齐划一地机械仿效某一种教学模式。想靠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来广泛指导教学,以不变应万变,会出现“李逵绣花,黛玉挂帅”的尴尬局面。
但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模式有层次之分。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性强,易于应用,更为接近实践,可称之为实践模式;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性强,普适性高,更为接近理论,可称之为理论模式。由此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推广模式,都涵盖各学科(或某学科整体),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笼统的运作思路;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个人模式,从讲求实效的角度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个人策略的筹划。两类模式,同时并存,也同样为教师所需。因此,在县区或学校层面,可以提出整体的总模式要求,但不同学科应该确立不同的具体子模式要求;再有,教学模式用于不同层次教师要有灵活性:对职初或一般教师,要求规范性可强一些;对优秀教师,不宜统得过死,应留出他们发挥个性的空间。
成功经验到底能否“复制”?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是以继承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继承,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往鉴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又好又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被人类历史无数事实所证明。说不能全盘照端,这是对的;任何教条式的“套”,都可能使人成为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但要说根本不能借鉴,这是不可以的。真理过了一步就成为谬误了。这便把人弄到不可知论的“无厘头”之中了。
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学模式的涌现,无疑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探索上异常活跃而成效卓著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不容否认的。但由于上述原因,又很难把哪一种模式推而广之,让万千教师模仿套用。那么,是否毫无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呢?我想也不是。在我看来,即便要建构一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的教学模式,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是探索者勇气、智慧、汗水和心血的结晶;况且每一种受欢迎的模式的出现,总有它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合理性,也肯定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或效益;虽然从完整的素质教育观来考察,这些模式在这样或那样的某个侧面,还不能完全满足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但毕竟是瑕不掩瑜,对其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贬得一无是处也许并不公正。当然,曾经有过辉煌不等于今日依然灿烂。历史前进从来就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也没有必要偏袒已经明显落伍于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
关键是如何“复制”?窃以为,办法该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首先“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必备的一种态度,因为复制成功不仅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其次“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什么是精华或糟粕,什么是有用的,或无益甚至有害的?需要理性分析、甄别和筛选;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来龙去脉,探求成功案例的特殊性之中,包括了哪些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可以“为我所用”的东西,即在充分理解其“不可复制性”的基础上研究其“可复制性”。第三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模式决定命运,创新才是王道。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将宝贵的思想原理、行为方式等学习成果内化于自己的行为理念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已全然不是经验的“克隆版”,而是更加完美的“升级版”。没有在对“咏春拳”系统苦练基础上,对其它“中国拳”的勤习和对一些“西洋拳”的深研,岂会有臻入化境的“截拳道”?“功夫之王”李小龙告诉我们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对“孱头”、“昏蛋”、“废物”说不,否则,注定会“死得很惨”;要做教学有心人,将“科学选用,巧妙组合,刻意出新,自成体系,便宜活用,有效即佳”进行到底!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局面,迎来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教育的春天,才会实现教育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