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56号教室 共筑教育梦
发布时间:2014/12/25 14:13:40 作者:尚宗发 浏览量:915次
调频56号教室 共筑教育梦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的教育艺术研讨会
12月24日,由北京二十一世纪师培教育科技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中国教师教育网主办的《全美最佳教师雷夫的教育艺术研讨会》在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的报告厅中举行。尚宗发、马璟芸、周丹丹三位老师代表临江高中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周新闻》则赞誉他为“当代的梭罗”。30多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位于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的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他独创的阅读、写作、金钱管理、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欢迎。孩子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收获了受用一生的技巧,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长大后他们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
会场上,雷夫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纪实的视频向在场的老师们讲述了教育观念和教育经历,道出了自己30多年来保持工作激情的秘诀,并现场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雷夫老师的精彩演讲不时赢来台下热烈的掌声。
附:三位教师的学习感悟
平凡的一天也精彩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的教育艺术研讨会》感悟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尚宗发
12月24日,很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全美最佳教师雷夫的教育艺术研讨会》。雷夫老师用幽默风趣语言讲述了他的教育观和教育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雷夫老师认为“老师要将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是这样的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让学生在离开教室十年之后依然有所收获”。雷夫老师将学生的学习、处事、成长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学生为了避免个人的麻烦而被迫学习;学生努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奖赏;学生学习知识取得成就只是为了取悦于他人;学生学会处事事、学习知识是政府和社会订立规矩,所以必须做;学生处事、学习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学生处事、学习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个六个阶段概括了当前学生的特点。雷夫老师又将学生分为三类:一是自信、好学、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二是成绩和各方面表现比较普通的学生;三是厌学、对自己自暴自弃的学生。雷夫老师的教育教学的重点对象是第二类。他认为第一类学生并不完全是老师的教育成果,学生的优秀更大的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将更多精力的关注第二类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学生的内在的潜力,内在的驱动力能够引导他们逐渐向第一类学生靠拢。这样,班级中多数的同学都积极向上,学生们总体学习的氛围和劲头自然不弱。雷夫老师说自己30多年来工作仍然保持激情的秘诀在于自己的学生。虽然雷夫老师只是任教5年级,但是学生们不仅仅得到雷夫老师一年的教育。他的学生在离开56号教室升入中学、大学后还会重新回到这个教室,还会再与自己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交流。学生们对雷夫老师的肯定和支持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动力,让其对自己这个平凡的教师岗位保持着持久不衰的激情。
每一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然而,先天具备上述优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部分群体并不是教育成就的最大体现。作为一名教师,如同雷夫老师那样善于发现自己学生身上的优点,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比较简单的说教、粗暴的惩罚而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赏识性教育”。想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多与学生谈话交流,认真记录下学生的各种优秀表现,适时的对其进行鼓励肯定。
课间操时,同学们快速有序的下楼梯,跑步到自己班级的集中点整队,不仅仅是为自己和班集体做了贡献,快速有序的下楼梯也可以使楼道避免拥堵。看见垃圾随手捡拾的同学是在为校园和集体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天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任务,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既舒适了自己也便利了他人……
校园里的每一天都是平凡下的精彩,因为学生们各种优异的表现会给平凡的一天带来不同的精彩瞬间。老师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不吝啬自己的鼓励,让我们的学生寻找到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信,让他们阳光活跃、积极向上。
当教师成为英雄
——参加“全美最佳教师雷夫的教育艺术教育研讨“活动有感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马璟芸
在没有悠久尊师重道传统的美国,最杰出的教师被称为“英雄”。在美国人看来,教育与其说是神圣的,不如说是极端困难的。
事实上,世界上的每间教室都是英雄诞生的地方,因为,正如大哲学家康德所说,教育是世间最难的事。
今天有幸聆听了被誉为“全美最佳教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先生的讲座,深有感触。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其貌不扬、再普通不过的美国人,让教育这件世间最难的事在他的56号教室里变成了奇迹。
雷夫其人其事
雷夫·艾斯奎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从教32年,获奖无数。他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在于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里,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为我们证明了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空间里的最大创造力,这就是,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时,他能为学生做什么?
特立独行的坚守,鼓励学生走卓越之路。雷夫的教育理念是: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以身作则”并且长年坚守在教学一线就成为了雷夫雷打不动的原则。他会带着孩子们沉浸于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通过对孩子文学、音乐、数学等素养和品格的培养,56号教室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这些孩子生活的社区氛围完全不同。另外,他还认为,学校对于改变学生的命运是可以起到作用的。经过思考教给学生受用终生的技能,让学生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完全可以实现。“成功无捷径”是雷夫经常对学生和其他人讲的话。他说,太多时候人们以简单化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我希望人们知道,不奉献、不走弯路、不大量付出,就不会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利用独特的班级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的境界。首先,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层次论”,雷夫教会学生反思人们做事的动机并将其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级,不想惹麻烦;第二级,想获得回报;第三级,取悦他人;第四级,按规矩办事;第五级,出于对他人的考虑;第六级,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并按此行事。按照这个划分,雷夫鼓励孩子们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并以身作则。其次,以类似市场经济的游戏来管理班级。在他的教室里,雷夫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小的经济体。学生们有工作,有“报酬”,必须花钱“租”自己的座位。他们还要“纳税”,领取“奖金”,购置“财产”。这套制度不仅让孩子学到了数学和经济学,还创造了一个遵守规则、勤奋努力的积极氛围。
当教师成为英雄
在雷夫·艾斯奎斯看来,在一个把运动员和大众明星的重要性置于科学家和消防员之上的美国社会,要培养善良、聪慧的公民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在56号教室里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的学生都称呼他为英雄,而他却认为真正的英雄是他的学生,因为他们有勇气走上他为他们铺就的一条追求卓越的人生道路。
在我看来,教室里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在雷夫这位杰出教师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他当真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首先,谈他特立独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教育时效性的获得,不仅仅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在于他能否做到坚持。雷夫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坚持。雷夫的坚持,除了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56号教室的教学一线,更多的还在于他对自己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所有优秀教师所必备的人格魅力。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和爱等等。在那个环境并不优越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的教室里,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用自己近乎疯狂的教育信念和激情孜孜不倦鼓励学生走卓越之路,致力于改变那些贫困孩子的命运。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其次谈雷夫独特的班级管理方式。一般来说,班级建设的境界与层次有五个。第一层:维持班级学习生活秩序;第二层:形成好的集体学习生活氛围;第三层:使班级产生凝聚力;第四层: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第五层: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雷夫教给学生的“六等级”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决定一个班级发展究竟是优秀还是平庸的,不是管理这个班级的教师,而应该是在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当一个班级的发展层次达到第四层、第五层的时候,学生就有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他们会自主自觉地将传统做法上的“要我学”、“要我发展”改变为“我要学”、“我要发展”。而雷夫鼓励孩子们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就是让他们学会选择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行为准则,再并行不悖。当孩子内心中有了自己的标准时,即使周围的环境很糟糕,他也能将自己的标准身体力行。
此外,以类似市场经济的游戏来管理班级的方式既很有趣又很有意义。一方面,可以以孩子们容易接受的、趣味性的游戏形式来实行看似枯燥、严格的班级奖惩制度。另一方面,真正将教育放在“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立场上,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让他们学习到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基本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确,如果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学习,而不是其他,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雷夫·艾斯奎斯身上值得学习的实在太多,几个小时的报告仅仅打开了一扇美国教育的窗户,让我们看到大洋彼岸的同仁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的所有文明,都集中体现在教师身上。面对教育这件世间最难的事,我们是否有勇气像雷夫一样成为英雄?以我而言,前进的道路既长又远。仅以此文与每一位有教育理想的同仁探讨。
听雷夫教育艺术研讨会感悟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周丹丹
早已读过美国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曾为他对教育的投入和创造的不可思议而惊叹,而今天,有幸亲临他的会场,倾听他的教育故事,感受他的教育情怀,更觉感动与震撼。虽然他是疯狂我无法企及,但他让我相信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今天的报告中他重点说到了他总结的“教育六阶段”。第一阶段,孩子因为恐惧而去做一些事情,例如教师和父母的批评等。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最终的目的是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第二阶段,孩子因为想要奖赏才去做一些事,而我们应让他们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第三阶段,因为我想要取悦某人,这里的某人大多是指老师和家长;第四阶段:因为遵守规则、规定的需要,孩子们去做一些事;第五阶段:替别人着想的学生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第六阶段很难达到,即学生有自己的 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听了雷夫的这场报告,我不禁会拿自己所带的班级来进行对照,他们处于第几阶段。高二(11)班,一个文科实验班。整体素质相对较好,遵守纪律,按规定完成自己该做的卫生工作,该完成的作业……这基本都符合了第四阶段的特征。其实第四阶段是中国目前比较运用广泛的一种思维,中国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开学老师们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或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一些班规班纪,然后学生们按照班规行事。在四阶段接受规矩并愿意身体力行方面,我们班同学表现得非常好。
然而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如果学生的思维被圈固在了第四阶段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和创新性。如果只停留在第四阶段,社会将无法进步。所以,当我们在设下规矩之后,在学生内化了规矩后,老师就要引导他们破掉墙上的规矩,让内心的要求更上一层楼。
在看完书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学生进入第五阶段,一个能替别人着想的状态。为此我将教育家李镇西的育人理念“做一个因为你的存在而让比人感到幸福的人”作为本班同学的一个行为追求准则,在班级开展了“寻找最美瞬间,发现班级正能量”的班会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发现班级中的美好行为和高尚的精神,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并且将这个活动以月为单位持续进行下去,引导和感染更多的学生达到第五阶段。
而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最近我发现了本年级发生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第六阶段的事例:两只幼猫的脖子不知何故被卡在了教学楼栏杆的圆孔里,像戴了无法撼动的枷锁进退不得,饥饿、惊恐让两只涉世未深的小猫焦虑愤怒不让任何人触碰,对于试图想帮助它们的人它们报以尖叫甚至撕咬。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表示无可奈何,只能听天由命了。整整半天,放学时又来了很多学生观看,只有14班的张辰宇同学在人渐渐离去后,勇敢地接近小猫,轻抚它们让其平静,并想到用肥皂水润滑小猫颈部,一点点帮它们挤出了小孔,拯救了两个小生命。过后,张辰宇悄悄离开。没有规定让她这么做,没有榜样供她效仿,无需取悦他人,这样做只是跟随她的内心,她自己的准则。
如何引导我的学生达到第六阶段?这是一个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阶段,所以我推荐他们一些卓越的书籍和电影,例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写些读后、观后感,以期能从主人公身上找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阶段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以自己的行为准则来感染他们,要自己的高尚道德来熏陶他们,就像雷夫说的“You must be the person you want your children to be.”你必须成为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的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