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推课改,思想交流促提升
发布时间:2015/4/7 14:10:50 作者:周越 浏览量:764次
凝心聚力推课改,思想交流促提升
2015年的新学期,我们一直围绕着“以成效促推进,抓问题促发展”的课改推进思路,推动课改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教育遵循规律,努力接近“真”教育,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努力“真”学习。我理解的教育之“真”,应该是包含教育内容的真实可信,教育形式的名副其实,教育过程的扎扎实实;我想见到的“真”学习,它的课堂场景应如此:孩子们阳光自信的探究,沉醉执着的演练,慷慨激昂的思辨,豁然开朗的顿悟……一节课便是一场知识收获的酣畅。
4月2日,我校便带着这份追求,开始了第二次的课改推进活动。
一、让努力成为看得见的展示。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是一群个个有绝活的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个员工都乐意用自己的劳动获取他人的尊敬,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分努力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而学校群体活动便是教师们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课改便是学校为教师们递上的一张扶梯,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借助扶梯登上展示的舞台,表现自己的美好。
1.总务部门的辛勤换来大家真心的感谢。
下午第七节课,铃声响起,各年级教师便从各个方向汇向高一年级。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的教师不再手提椅子,一路从办公室叮当而至。我们的总务部门早做好了安排,每间开课教室都摆放有整齐的椅子,而且令人赞叹的是,每张椅子都细致地擦拭一新。走进教室的老师们,都发出了轻微的感叹:这个听课待遇,要点赞。
细心的文化人,总是在乎这些细小的细节,一点小小的举动便让很多老师记在心里。其实,我们的后勤师傅,同样也关注着他们的劳动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开课前,我便注意到我们的后勤师傅一直站在楼道里,观察这边听课教师椅子的使用情况,直到老师们坐定,确定无需添加,才离去。这个细节,老师们怎么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技术室的闪光灯得到大家诚心的认可。
上课的老师是主角,可是,把他们的精彩瞬间保留记录的技术室老师们也是活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展示的纷呈、点评的得当、质疑的激越、点拨的精彩、对话的灵动……这分秒必争的镜头捕捉,可都渗透着他们的汗水。更不用提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奔忙。45分钟课堂的背后,他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面对他们的付出,老师们了解了学校工作的整体重要性。
3.教务处的细致赢得大家一致的赞誉。
本次推进研讨活动,为大家展示上课的一共有六位教师。按照计划布置,教师们都提前把准备好的导学案及时交到了教务处。教务处工作人员并不是简单地复印教师们的导学案,就这么零散地发放到教师手上,而是细心地把每份学案按页码装订。这样,我们每位走进课堂的听课教师都能及时拿到一份完整清晰的开课教师的导学案。不仅如此,教师活动的到岗点名,更是落到了实处。六间教室,教务人员间间跑到。集中讨论,主持记录,样样到位。事后,有老师便说:教务处的工作真是做细致了。
二、让课堂成为教师技能比拼的场所。
课堂是每个教师安身立命的场所,是每个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的阵地。在这里,教师们可以挥斥方遒,引领学生为寻求真理而求知;可以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开启智慧法门;更可以领受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崇敬,尽享为人师的荣耀。而这所有的一切,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方可赢得这小小一方天地。
1.吃透教材的本领。为了上好课,我们的教师提前查阅课标,为一节课的目标找寻适合的立足点。认真钻研教材,为一份导学案的容量左思右量。积极请教老教师,为一个难点的有效突破,找准切入口。
2.驾驭课堂的能力。课改的课堂,是基于学生活动建立起来的。在教师退到幕后之后,怎样帮助学生有效地推进学习进程?怎样有效地控制时间?怎样高效地达成目标?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老师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学生用导学案的全批全改,促进了学情的了解。课前的高效培训,提升了学习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环节设计的起转承合,串起了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评价手段的巧妙运用,激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学习激情。能力在活动中渐增。
3.放手的意识。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推进课改,所以,不论想法如何,课改课堂的核心模式需要走下来。而在这次上课的部分老师心中,课改的疑问一直没有打消。就在他们按照模式去备课时,心里仍然在嘀咕:我这节课的内容如何完成?我怎样展示我高超的技艺?我怎样把学生的思维都统一到我要求的框架里去?可是,当他们真正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时,学生们的精彩发言,奇思妙想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巨大成长力。从他们的眼神里,老师们都能发现,学生们用他们的行动触动了老师:放手,没有那么可怕!
三、让意识分享促价值统一。
新事物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争议。课改虽然在我校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正确理解。正如我校聘请的教育专家刘永和老师所说:课改不只是领导的事,它是我们学校每个人的事。每个教师,每个职工都要参与到其中,谈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思,在交流中成长进步。因此,我认为,学校必须给老师们提供畅所欲言的场合,让教师们能在公开的场合发出不同的声音,让背后的消极走到阳光的前台,让思想在平等的对话中碰撞、交融,进而形成大家一致认同的主流学校教育价值观。
1.培养学科素养的意识。
作为一所三星级普通城郊高中,我们招收来的学生不言而喻自然是有各种学习缺陷的。我们所有老师研讨中都谈到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的几个方面。其实,说他们缺少学科素养,我觉得还是戴了顶高帽子。就我们的这些孩子而言,提到其中的任一点,都能成为他们的软肋。那么,教师们既然提到学科素养的问题,我们就不仅仅只点到而已,下一步学校就需要组织教师一起来讨论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发展良好的学科素养,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我们目前的难题。
2.敢于放手,相信学生。
允许不同的声音,就允许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存在。至今,我们仍有教师始终坚信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方式。课堂里,教师一直主宰着学科学习的思维,所有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引领下,最终走向一条老师认为最好的思维模式里。教学任务完整到位,教学目标达成没有缺憾,教师的技艺表现出色。是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教师把知识大桶里的水一点一点灌给学生,至于那一只只小桶是敞开着的,还是半闭着的,甚至是封闭着的,教师不去操心。更不用说,教师灌下的这水,有没有和那小桶里的水进行有效交融,形成活水,我们更无法得知。但我们却从另一位老师的生动课例上,看到了水流激越的欢快,听到了水花溅射的律动,也看到了水水交融的奔涌。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再也不能认为自己很强,学生很弱。原来知识的理解真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的知识掌握真的发生在相互交流,相互传递的过程中。
3.学会等待,学会沉默。
我们的学生以几十上百分的中考成绩落差,走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却期待他们与优质学校的学生一样,掌握同样的教材内容,迈出同样节奏的脚步,完成同样的学习目标。慢慢地,我们看到原本就踉踉仓仓、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地跟着的学生,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我们心焦,开始了言不由衷的怨责,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我们痛心地看到大批的学生放弃了原来追逐的脚步。由于无法追上,他们干脆停止了迈开。面对这个状况,我们四处学习成功转型的经验,我们遍地找寻变革翻身的通道。兜来转去,我们发现,改变成为我们的唯一出路。
变革后的课堂,有老师说:我这一节课就总结了一个规律,这在以前我以为课堂效率太低了,但细细想来,与其在课上拉着、拖着、拽着、牵着学生走,不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扎扎实实,掌握一个规律就是实实在在的理解。再说,课标也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促进发散思维的形成。如果课堂学习是为了赶进度,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达不到思维度的拓展,我认为这是课堂学习的失败。作为老师,我真诚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放手,学会等待,学会沉默,还课堂学习的根本所在。
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校正在酝酿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我想,顺教育新常态的大势而为,让临江成为一个师生幸福成长的家园应该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幸福师生” 将成为我们教育内涵的完美诠释。我们所孜孜追求的“真”教育,追求的“好”教育,就是帮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享受生活幸福。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他们自己成长的路径,帮助他们确立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所以,教育,是为“人”的幸福一生奠基的事业。
上一篇:高一年级跳绳比赛结果公示
下一篇:高一年级第五周物化生课改推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