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优评选优秀观课感选登(五)
发布时间:2015/5/20 11:15:54 作者:秦葆 浏览量:1437次
技术课观课感
左敏
昨天利用课改推进活动周公开课展示的机会,我认真听取了郭萌老师的一节课,郭老师讲课的内容选取自高一物理课本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中第二节“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对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准备,课堂反应和学习效果的观察,我对于学校已经推行了将近两年时间的“271课改”教学模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和困惑:“271课改”的“高效”具体体现在哪里,它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有哪些积极的作用?课改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对于学生长远和持续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课改是不是更能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对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听了这么多堂课改展示课,我的大体印象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下面我将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对于课前预习,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学习就像攻克一个个的知识堡垒,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效课堂一个很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重视和把握。“导学案”便肩负着这一艰巨的使命,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想很快的进入讨论的状态,必须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在互动环节中不被边缘化。当然预习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每一节的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有重难点之分,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很快的把握住本节的主要内容,而不会在无关的细节上浪费时间,而传统课堂虽然也提倡学生预习,但是没有一定的教学材料和措施保证学生预习的参与程度和效果,在这一点上高效课堂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另外我仔细研读了郭老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会判断功的正负及理解其物理内涵,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做功问题。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求多个力的做功,总结等效替代的方法。
3.激情投入,体会自然规律中的守恒思想 。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目标的制订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制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是课改的精神之一。
无论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课堂”依然会是学习的主战场,课堂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这么多年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两年的工作经历,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课堂的形式,更不是展示老师演技的舞台,而是学生真正的学到了多少东西。任何热闹的形式都比不上学生通过和老师以及同学的交流产生的思想碰撞来得实际。传统课堂上老师采用的主要是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信息任何人都触手可及,甚至95后的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居民比老师们对于信息有更高的敏感度。那么为了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更多的应该是类似于现在比较火的各种选秀节目的主持人吧,而真正的主角应该是选手——学生。在课改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老师讲解的时间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在进入进入课堂的时候并不是空着脑袋的,在预习的时候已经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会带着问题思考,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和同学的思想碰撞以及老师的及时指导逐步的解决问题,而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在听课上,看到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参与探究、积极展示,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我还看到几位同学的课本、导学案,都有明显划的痕迹,并有详细的记录,记录了解题方法,学习小结,所思所悟等。此外高效课堂比较人性化的地方是,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这样可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根据布鲁姆对于学习结果的分类,“评价”属于最高级别的学习结果,因此,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而在郭老师的课堂上,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高一的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意识,评价有理有据,逻辑性强。我想这项能力将会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亮点。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最直观的就是看教学效果,从短期来看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长期来看就是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过度的关注了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而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等到走出校门是已经有超过80%的都已经过时了,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协作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至于知识本身已经退到了次要的地位。而高效课堂模式也正在探索和实践这这样一种教育理想,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让我禁不住要为这一模式的前瞻性点个赞了。
我目前承担的是普职融通两门专业课的教学,虽然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实施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通过长时间对高效课堂的观察,我自己也在尝试着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虽然效果还没有很明显的体现出来,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要想从彻底上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依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我和学生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效课堂模式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尽管在实施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等,但我坚信它会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质疑,批判,蜕变和升华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让自己学会快速接受和实践新事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引领时代的精英,和学生一起成长!
上一篇:追求卓越 超越自我
下一篇:五四青优评选优秀观课感选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