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高效课堂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09/11/15 21:39:37 作者:无 浏览量:2337次
高效课堂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报告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孙建军
一、调研背景
我校自今年4月开始,以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为契机,以山东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循环大课堂模式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如今,此模式已经实施了半年多,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师生及学生家长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如何?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获得的信息。
2009年10月,我校开始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了使该项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达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办学效益相协调,我校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高效课堂”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随着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党员干部通过听课、家访和走访党员群众等实践活动,倾听群众心声,采纳群众建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调研过程
1、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为使此项调研工作取得实效而不流于形式,自秋季开学以来,我结合学校行政会作出的每周至少听两节课的要求,深入高一年级部和政治组,采用随堂听课和推磨式听课的方式,共听了28节。对高一年级和政治组实施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2、利用专项教学视导,全面掌握不同年级在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学校将7、8、9三周作为专项教学视导周,分别对高三、高二和高一年级进行了教学视导,我作为视导的成员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参与,共听课10节。
3、采用家访、走访以及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与支部书记王校长利用周末和课后休息时间,走进学生家里,走入党员群众,倾听家长和师生们对高效课堂的看法。
4、分析研究,撰写报告。此次调研结束后,我根据学科调研和走访活动获得的信息,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全面总结。
三、调研结果
(一)目前高效课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1、教师基本上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熟悉了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 经过几个月的临帖和实践,以循环大课堂为模式的高效课堂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2、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显著,课堂展示积极踊跃,质疑对抗精彩激烈。
3、教师导学案编写认真,学情调查和学案批改比较到位。从平时听课和专项视导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校规定,在集体统一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特点进行个人复备。许多教师能够做到导学案全批全改。
4、学生和家长对高效课堂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从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高效课堂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和接受高校课堂模式,并对该模式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四、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直接制约着我校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推进。
1、部分家长和学生对高效课堂理念还不了解,对我校开展的教学模式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个别家长表示出不支持的态度。在走访和问卷调查中,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和高考模式的束缚,我们发现还有一些家长和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高效课堂模式,仍旧习惯于旧的课堂模式。
2、由于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教学效果的比较,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下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程度缺乏信心,甚至持怀疑态度。
3、当前的个别组的导学案编写还存在质量不高,容量过大的问题。导学案编写中缺乏能力层级要求,不能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需要。编写中思维含量不高,有的成为了简单的填空和问答题,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
4、导学案运用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不够,一些课堂没有有效、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发挥学生多感官获取知识的作用。导学案使用和批改中存在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的问题。
5、作为高效课堂支撑的小组建设还处于低水平运转状态,没有真正发挥其在预习、合作讨论、课堂展示、课后评价督促的多种功能。小组长的培训还没有真正实施。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时间过短,有的时间过长。另外合作学习的目的、方法、内容不够明确,造成合作学习的无序和无效。还有的班级在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时过高或过低估计了学习小组长的作用。一些教师就是简单地让小组长安排课前板书和课堂展示的人员分配。有的却是将小组的一切工作都交给小组长,结果形成了小组内的专制,小组长俨然一位发号施令的领导,让谁写谁才能写,不让展示就没有机会,全体组员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做法会使小组长自我意识不断膨胀,滋生优越感;其他组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小组内的不平等关系产生的消极作用很大。
6、课堂评价中出现的偏差。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手段单一; 课堂评价仍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状态,教师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注重学生自评、互评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不懂得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缺失,将导致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评价主体多元化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觉得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和解决,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就动摇或否定高效课堂模式,而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不断完善。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师会、年级会、学生会、家长会以及高效课堂现场会等途径,多渠道沟通交流,以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在规范办学,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的现实面前,采取高效课堂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与人沟通协作等个性品质的重大意义。
2、加强备课组建设,将备课组的着力点放在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上。通过集体研讨、定员预备、个人复备的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保证导学案的有效性。通过统一活动时间,集中研讨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无限搁置而严重影响高效课堂的预期效果。
3、建立由教务处、年级部、班级、备课组和任课教师构建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小组培训和监督指导机构,切实发挥小组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加大对小组长的培训,发挥他们在小组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4、加大研究,探索多媒体与高效课堂、友善用脑理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克服单一采用导学案所带来的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的教学模式。
5、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由教师、学生和小组之间的多种评价方式。评价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学业成绩评价与学生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合。
6、合理安排适量、具有可比性的课堂教学检测,加强与外部的比较,以真正检验高效课堂的教学效益。
总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紧密联系教育教育,紧密结合我校当前实施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式与渠道,注重调查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当然,自己毕竟能力有限,对高校课堂的认识还有不到之处,本人将在今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200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