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评课
发布时间:2025/9/26 7:58:07 作者:蒋根花 浏览量:17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评课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马洁
9月25日,张玲爱老师在高二(1)班开设了一节诗词公开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围绕“朗诵——鉴赏——创造——书写”设计的四个核心任务,层层递进,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词意,更深刻体验了词情,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一、以诵渎为基,在声音中沉浸情感世界
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没有将“有感情朗读”流于形式,而是通过任务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对于《江城子》这样情感内敛而深沉的词作,学生初读容易浮于表面。教师引导学生标注诵读标志,如“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沉缓重音,“不思量,自难忘”的哽咽停顿,“夜来幽梦忽还乡”的轻柔上扬,以及“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处理。这一过程,学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倾诉。
二、以创造为桥,在转化中深化审美体验
任务二(视频脚本设计)是本节课的神来之笔。它巧妙地将学生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为了用画面诠释“尘满面,鬓如霜”,学生必须深刻理解其饱经风霜的意象;为了用冷暖色调对比“小轩窗,正梳妆”的温暖梦境与“明月夜,短松冈”的凄清现实,学生必须精准把握词作的情感张力。
三、任务驱动整合,实现素养综合提升
四个任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任务三(撰写推介词)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凝练的概括与富有文采的表达,锻炼了其逻辑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四(硬笔书法默写)则是对学习成果的静心沉淀,将文学欣赏与传统文化、书写美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与审美情趣。整个教学设计,听、说、读、写、思、创融为一体。
总之,这堂课以精巧的任务设计为抓手,以深度体验为核心,是一节兼具人文情怀与教学智慧的优秀课例。
上一篇:《茶馆》公开课评课反馈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