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交流】尚宗发心得
发布时间:2013/2/26 0:00:00 作者:蔡崇冰 浏览量:1132次
德育管理有感之一
——怎样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高二(1)班班主任 尚宗发
最近与学生交流,发现某班级的同学很不尊重某任课教师。
与同学私下交流,都是义正言辞的说:老师喜欢发火、总是板着脸;老师不看重我们。
之后又去老师交流。老师则认为:学生们缺乏学生素质,不懂得尊重老师;老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老师不应该为了“调皮”“不听话的学生” 而改变方式是失去自我和做教师的方向。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有道理是因为他们更多地是从自己角度思考的,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他们都没有错;没有道理是因为他们为对方思考的少,如果都能够换位思考,矛盾会变得小、甚至没有。
我的观点是:不是仅靠所谓的“师道尊严”“校纪校规”征服学生的行为,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心理上、行为上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期,内心的想法介乎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实际上,他们还未成年人。作为老师,不能被学生的外表“欺骗”。如果我们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年龄定位准确,也许在教育学生时可以找到更好第方法。
2、学会换位思考,赏识学生
老师总是期望自己的学生像自己描述的那样优秀。但是,我们可以回忆自己在高中时代的生活,高中时期的思想。那时的我们也是学生,也会抵触老师,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为什么我们变成老师了,就希望自己的学生把自己曾经也有过的行为、有过的思想完全克服掉呢?我想那是角色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以一种理解的心态来鼓励我们的学生,理解学生,也许他们会更优秀。
3、让传统道理的外表变形,内涵渗透
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适时的教育学生,并将自己的观点与现代形势相结合,让学生感觉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即使是传统的理念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地,不经加工,将大道理一股脑儿的传授给学生,只会引起学生反感,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4、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责任感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教育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承担起家人的责任、承担起集体的责任。这需要老师不断的熏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重要成员,自己的言行担负着集体的荣辱。此时,对于学生表扬和激励的作用大于批评。
以上是自己的几点感触,不成熟,不成体系,希望来自各方面的指教。
德育管理有感之二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学生也不例外。我以为:老师是永远不会落后的人群!当老师,会遇到不同年代,不同性格,不同知识面的孩子。学生即是先进的人群,老师总是与先进的人群接触怎么会落伍呢!
动物有动物交流的方式和语言,人也是这样。人的语言不是沟通交流的万能钥匙。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使用语言的方式各不相同。当我们遇见一个可爱的小朋友时,绝大多数人做的是:小朋友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以便与小朋友快速建立友好的关系。当小朋友跟自己很亲切的时候,对自己的话可说是言听计从。有的时候,为了实现这样效果,成人式百式不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
高中学生外表看上去是成人的外形,内心的年龄层次却比较低,用“孩子”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在实际中,老师更多地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思维和意识行事。最终造成的结果是老师不满意,学生不配合,双方无法寻找到“交集”,使得师生矛盾逐渐恶化。既然是这样,老师就不应该单纯要求学生用成年人的语言和方式与自己交流,因为他们无法达到成年人的层次。
相反地,老师该用学生的方式与之交流效果会更佳。学生会认可老师的“善解人意”,愿意与老师交流,肯与老师交心。这样的情形,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拿捏”学生的“要害”,“对症下药”。
通过与学生交流,老师可以了解一代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并将这些自己的教育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很小,更容易建立这种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德育管理有感之三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很多班主任哀叹班级学生难管,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有很多不良习惯。老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很头疼。我以为: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能够尽快把握学生的“软肋”的方法之一!
我班级中有一位学生,聪明、活泼,也可以用调皮来形容。行为上不够严谨。我经常与他交流,纠正他的行为。虽然他在克制,试图做好,但过两天又犯了。在与他的交谈中,我隐约感到他的内心底有难言之隐(在分班之初,原班主任也向我提起过)。
原来,他的家境很富裕,父亲是个生意人,也能说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对这位同学的管理和要求非常严格,在做人上、学习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父亲也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希望儿子优秀、出色。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喜欢用直接的方式,容易将公司管理的方式用在家庭里,容易把对职工的感情用在儿子身上。对儿子批评多,表扬少;贬低多,抬高少。随着儿子的年龄增长,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病显现出来。表面上,孩子是接受了,但是内心中的压抑却越来越重。以至于在心底产生了对父亲的抵触。
掌握了促成学生心理因素形成的外在环境之后,对于以后的教育是便利的。我打算的做法是:
1、 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配合。不奢求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但是要改变学生的心理阴影;
2、 抓住机会,拿捏“软肋”,尽最大可能转变他的行为习惯。发挥他聪明活泼的优势,尽量在学习上不留遗憾;
3、 适时表扬,适当批评。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自尊心,让他增加动力;通过批评提醒他自省,让他改进。
4、 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弥补心理上的不足。得到公众的认可,更容易激发他的优点。
以上几点正在试行中,期待好结果。也请看者不吝赐教。
德育管理有感之四
——听邹越演讲
我以为:震撼学生心灵是教育的最好方式,让学生激发内心中的感恩之情,用一种坚定的毅力应对学生时代所面临的一切。在班级管理中,我的班级强调: “外家练型,内家练气”,即学生树立良好的外表形象,树立良好的集体形象,时刻铭记自己就是集体和团队的代言人;拥有超强的内在精神,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
周五(11月27日)晚自习,我把高二(1)(2)两个班级的同学召集在一起,观看了聆听了邹越的演讲,他演讲的内容是:“爱老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爱妈妈”“爱亲人”。邹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在场的观众阐述了做老师的高尚,妈妈的伟大,亲人的伟大。两个班级的同学听了之后,都深受感动,流下了热泪。
周日下午(11月29日),高二年级召开学生家长会。借此,我让每位同学写了一封给亲人的信,让同学们用文字把平时说不出口的,最想说的,写给爸爸妈妈和亲人。
德育管理有感之五
——重视教育中的小成果
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树立一个心理目标:我会教育好我的学生,我会改变我的学生,哪怕这个改变时微小的。
教师的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使命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够出成果。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经典的词句“十年树人,百年树木”。说的就是教育的长期性。
高中只有三年。良好的教育效果是需要老师的努力付出,学生的大力配合。如果老师总认为一次、两次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那就违背了教育“循循善诱”的理念。最近看了学生的周记,总是感慨:听了《邹越演讲》当时有感触,之后就没有什么了,效果似乎并不长久。
我认为:高中生入校时已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教育,吸收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教育学生,使学生有感悟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让学生观看、聆听《邹越演讲》只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当时能够有所触动,实际说明学生内心深处的“善”。更说明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启发。高中三年,对于育人来说确实很短暂。相反地,三年内老师能够让学生有所改变,哪怕是微小习惯的变化,都属于教师教育的成就。当学生毕业了,有一天他能够回想起自己的某个思想是得益于自己的高中老师,不证明了这一点吗!
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实际上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我在管理班级时很在意学生一天的变化和表现,没有“天”的积累就没有“周”的总结,没有“周”的总结就不会有“月”的变化,更不会有“年”的升华!
上一篇:【心得交流】王德平心得
下一篇:【心得交流】严传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