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陈霞老师的文言断句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4/7 11:45:25 作者:蒋根花 浏览量:24次
评陈霞老师的文言断句公开课
高三语文备课组 蒋根花
2025年4月3日,高三语文备课组开展推磨听课活动,陈霞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文言断句》。以下是我的听课收获:
一、课程亮点
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开篇即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断句的三大技巧——看虚词、析句式、抓对话”,并在黑板侧边板书关键词,使学生清晰把握学习方向。
重点讲解高频虚词(如“夫”“盖”“而”“则”)的断句作用,辅以《师说》《赤壁赋》例句对比,如:
误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未在“者”后断句)
正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点明“者”常表停顿)
2. 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参与度高
情境导入:教师用“无标点古书”图片引发思考,提问:“古人读书如何断句?”学生回答“凭语感”“看句式”,自然切入主题。
互动环节:
小组竞赛:分发《史记·项羽本纪》选段(“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限时3分钟断句,各组派代表用红笔在白板标注,教师现场点评。
错误放大法:故意展示学生典型错误,如将“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误断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引导学生发现“财物”“妇女”应为并列结构。
3. 资源丰富,工具实用
利用手中文言复习资料汇编:
高频断句虚词表(如“矣”“耳”后常断,“之”“而”前多连)
句式规律总结(对偶句“四六骈文”、总分结构“凡……者”等)
使用课件动态演示:以《兰亭集序》片段为例,逐步添加/删除标点,直观展示不同断句对文意的影响。
4. 讲练结合,注重迁移
当堂练习选用2023年高考真题(《韩非子·五蠹》选段),要求学生先独立断句,再同桌互评,教师最后用投影仪展示参考答案,重点解析“夫古之让天子者”中“夫”的发语词功能。
二、改进建议
1. 分层任务设计
可增设“挑战题”:如给出无标点长文段(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学有余力者划分层次并说明逻辑关系。
2. 深度纠错
对常见错误(如忽略“曰”“云”等对话标志)可追问:“若此处不断,会导致什么误解?”例如: 误断: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混淆“云”后内容与普通叙述)
正解: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3. 文化背景补充
在分析《论语》断句时,可穿插古代“句读”文化,如:
展示古籍影印本,说明古人用“丶”作为断句标记;
引用《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强调断句的重要性。
4. 课堂生成利用
学生提出“凭借韵脚断句”(如《诗经》《楚辞》)时,教师可即时拓展“押韵规律”,并对比散文与韵文的断句差异。
三、综合评语
本节课以高考考点为纲,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既有扎实的知识梳理(如虚词分类表格),又有生动的实践演练(小组竞赛、白板纠错)。教师语言简洁,示范清晰(如用“斜线标注法”分步断句),若能在总结环节增加学生自评量表(如“我能识别几种常见断句标志?”),将更利于元认知能力培养。
上一篇:评马洁老师的《鸿门宴》
下一篇:评蒋根花老师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课

